勤以为民,廉以养德。自古以来,“勤廉”就被视为从政之德、为政之道。
6月1日,省委、省政府召开推动赣江新区激发活力增强实力大会,发出“举全省之力推动赣江新区激发活力、增强实力,打造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王牌’‘骏马’,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提供强劲支撑”的号令。
如何全力打造好这张“王牌”、催生出这匹“骏马”?如何进一步展现出国家级新区的新气魄、新气象和新气势?省委、省政府指出了一条鲜明的路径:要把“勤廉作风”作为最根本的保障。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营造只争朝夕、大干快上的好氛围,完善比学赶超、全面创先的好机制,涵养正气充盈、干净干事的好生态,以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为“王牌”“骏马”凝聚力量、鼓劲添彩。
以政治引领为根本
做好“勤廉新区”的顶层设计
突出政治引领,做好顶层设计。赣江新区立说立行,紧密围绕“六个江西”建设,大力开展打造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暨“勤廉新区”建设行动,认真做好顶层设计,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措施,搭起“四梁八柱”,精心设计路线图,部署实施政治引领、服务创优、作风提升、监管强化、奖优罚劣、文化涵养等“六大工程”,并细化为20条具体的举措,提出“五字要求”:迅速学习好,确保领悟“准”;认真负责好,确保推进“快”;严格执行好,确保落地“实”;广泛宣传好,确保声势“浓”;全程督导好,确保效果“显”。
据悉,赣江新区成立了“勤廉新区”建设行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将“六大工程”及20条具体举措细化分解到具体部门和职责岗位,明确时间表、任务书、责任人,构筑了一道“人人有责、层层有责、地地有责”的完整责任体系。同时,赣江新区积极落实“一线工作法”:实行一名新区领导牵头负责一个项目,对重点问题一周一调度、重要工作一月一小结、进展情况一季一通报、典型经验半年一总结,实行“一件一销号”的挂牌作战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高质高效推进。此外,赣江新区还制订了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亮牌上岗制、AB岗制四项工作制度,进一步优化机关运转服务机制,提升工作作风与效能,营造持续向上、向好的政治生态。
加强理论学习是实现“政治引领”的基石保障,也是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的根本。赣江新区制定了各级党(工)委年度理论学习计划,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赣江新区个党支部将“红色基因传承、牢记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等内容纳入理想信念教育的学习内容。各级党(工)委还成立了青年干部理论学习小组,其中赣江新区机关青年干部理论学习小组有13个、多名组员。同时,赣江新区将廉政与勤政统一起来,大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干部创先”的浓厚氛围,不断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和闯劲,为“勤廉新区”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努力在勤廉江西建设中走前列。
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赣江新区持续强化正风肃纪,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紧盯重点环节,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持续补齐制度建设短板,健全完善升级监督体系和约束机制,做精做实日常监督,强化考评激励惩戒机制,持续擦亮“三单一图”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品牌,构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监督体系。一方面,积极做好督查工作,采取日常督促与专项督查相结合的办法,督重点、督要点、督难点;另一方面,纪检监察、督查部门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联合对各个责任部门开展明察暗访,抽查工作台账,确保“勤廉新区”建设行动有序推进、落到实处。今年上半年,赣江新区严肃查处了区属企业2名负责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给予党纪政务处分,其他涉案相关人员根据不同责任予以问责处理,同时针对上述典型问题,印发通报,要求新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案为镜,不断加强作风建设,持续加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堤坝。
以服务创优为抓手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生长之“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必须以永不满足、永不停顿的坚定意志和务实作风,不断推动赣江新区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为此,赣江新区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加快推进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公正监管、全周期提升服务,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优化企业开办服务,大力推行“电子证照”“自助快办”“异地通办”“承诺即办”,以一流的营商环境,争当全省政务服务满意度的排头兵。
对照全国先进城市,赣江新区制定了《优化营商环境对标提升改革举措清单()》,成立了18个营商环境指标专项工作组,提出了条具体举措,目前这些举措已完成八成。此外,赣江新区还在招投标事后备案、线上“秒批”服务、建设工程“豁免清单”、电子印章改革试点、“1+7”全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新小二帮您办+惠企政策兑现”代办服务等领域创出特色,打造了“新区办事不用求人、新区办事依法依规、新区办事便捷高效、新区办事暖心爽心”的良好口碑,助推新区营商环境的整体排名进入国家级新区的第一方阵。
打好惠企纾困的政策“组合拳”。赣江新区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围绕企业在融资、增资扩产、保通保畅等方面的问题,制定出台“不停工不停产10条”“应对疫情纾困解难39条”“稳住经济发展10条”等一系列政策,真抓实干,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减税降费实现“即申即享”。在“省政府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28条”“促进工业平稳增长25条”“稳住经济发展43条”等优惠政策基础上,结合国家新出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赣江新区又出台了政策兑现指引,建立“一窗受理、专区办理、中心兜底”等惠企政策,依托全省统建的“惠企通”平台实现赣江新区企业“即申即享”。截至7月底,赣江新区累计兑现惠企政策资金17.5亿元。
精准帮扶凸显“真心实意”。针对企业发展的短板弱项,赣江新区开展“企业特派员大走访”“企业家下午茶”“服务企业标兵评选”“营商环境社会监督员”“点单叫号”等一系列活动,进行一对一、点对点的帮扶,及时破解经营难题,推动企业稳产达产。7月初,赣江新区对重大重点项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月调度,帮助雪玲妃、中医药国际生态科技城、舒蕾等项目协调解决了一批堵点难点问题,涵盖施工许可证办理、用地指标、征地拆迁、水电气接入等,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早见效,赢得企业家的一致点赞。
不少企业家称赞道:自开展“勤廉新区”建设行动以来,赣江新区政府作风进一步转变了,党员干部比以前更加主动作为、更加勤政务实、更加敢于担当了,办事效率也更加高效快捷了。他们平时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这样既亲又清的政商关系有效助推了企业的发展,这就是赣江新区最好的营商环境!
以勤廉效能为“催化剂”经济指标实现“双过半”
随着“勤廉新区”建设行动的深入开展,赣江新区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被点燃了,工作干劲更足了,全年经济运行提速、发展提质,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产业升级步伐加快、项目支撑后劲增强、招商引资捷报频传,上半年目标任务顺利实现“双过半”,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赣江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3%,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9%,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13.9%,主要经济指标继续领跑全省,为全力打造好这张“王牌”、催生出这匹“骏马”注入了强劲的活力、输出了澎湃的动能。
上半年,赣江新区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抢进度、补短板、强弱项,重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2亿元,完成率达66.83%,超时序进度16.8个百分点;省大中型项目30个,完成投资76.75亿元,完成率达83.8%;省重点项目12个,完成投资39.29亿元,完成率达91.8%;全年重大重点项目新开工项目的开工率达81.8%,进度均列全省前列。
在招商引资方面,赣江新区围绕全区“1+2+3+N”主导产业,通过创新股权招商、并购招商、基金招商、区市协同招商、“云招商”等新模式,引进了一批产业龙头和关联企业落户。1至6月,新签约项目共90个,签约总金额.65亿元。
赣江新区将双“一号工程”视为“生命线”,未雨绸缪、超前谋划,出台了《关于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27条高含金量的措施,并在全省率先推出数字经济人才引育10条专项政策。同时,赣江新区进一步加快建设儒乐湖数字经济产业园、数字经济港等一批数字经济特色园区,汇聚了阿里云创新中心、亚马逊CIC创新中心、萨瑞微电子等数字经济核心企业;总投资50亿元的海克斯康华中区双智赋能中心即将投入运营,总投资亿元的赣鄱数据湖、总投资27.6亿元的数字经济产业园、总投资20亿元的联创显示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小视科技、伟卓科技、像航科技、北京海致等行业领军项目纷纷落户儒乐湖片区。
在中医药科创城,有30多个与中医药产业相关的重大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在儒乐湖新城,坚持党建引领,推动一批数字经济项目加快建设,为新区打造“王牌”、培育“骏马”提供了坚实的科技和产业基础支撑。
以作风提升为保障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的一切工作的最后落脚点要回归到为人民服务上来。
在“勤廉新区”建设行动中,赣江新区始终恪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改善民生福祉,彰显出“人民至上、执政为民”的情怀,群众对此赞不绝口。
着力补齐民生领域的短板和弱项,加快布局教育、医疗、公交、文体等优质资源,持续推进老旧城区提升改造。由此,儒乐湖新城、中医药科创城、经开组团蛟桥商务区、临空组团空港新城、永修组团湖东新城、共青组团南湖新城等多个高品质新城得以快速推进,诞生了一个又一个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生态宜居的生态文明城市标杆,彰显了国家级新区在“建设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先行区”中的责任与担当。
群众利益无小事。针对企业员工提出的“科创城出行难”问题,赣江新区与公交部门积极协调,开通路公交线路,添置10辆新能源公交车替代燃油公交车,并调整优化了公交线路,新增了星海湖公园等多个人口密集地站点,加密了发车班次,让更多群众能享受到绿色、便捷的公交出行服务。
针对群众提出的“缺乏文体公共设施”的诉求,赣江新区立说立行,在儒乐湖公园北岸打造一个占地13.6亩、总建筑面积平方米的文体中心,建有篮球场、羽毛球馆、乒乓球馆和网球场等运动场地,还配有健康检测站、瑜伽房、舞蹈房、图书馆、自助银行、超市和简餐区等公共服务配套,让群众找到回“家”的温馨感觉。据悉,该项目还涵盖儒乐湖新城党群服务中心、数字经济人才交流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及市民活动中心,将成为展示国家级新区“王牌”“骏马”形象的综合城市客厅。
为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赣江新区从8月6日至30日,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年民生实事项目,群众可通过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