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赣南日报
□记者刘珊伊
5G网络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实现市县中心城区、重点工业园区和5A级旅游景区全覆盖;电子信息产业实现百亿企业和千亿产业零的突破,龙头企业同兴达科技营收超亿元,产业规上工业营收突破亿元;信创、区块链、5G、北斗时空大数据等产业从无到有、异军突起……这是我市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掘金数字产业“蓝海”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我市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组建了省级信创产业联盟,信丰县、龙南市5G产业园获批首批省级5G产业基地(全省共5家),赣州入选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综合性试点城市,一批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夯实产业基础
近日,《赣州市年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工作方案》出台。这是我市贯彻落实省深化发展和改革双“一号工程”推进大会精神,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出台的系列工作方案之一。
根据方案,我市将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数字平台建设为引领,以农业数字化转型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基础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大力推广农业物联网和智能化农机运用,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预计至今年底,全市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将达15%、规模可达60亿元。
我市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优做强数字经济的实施方案》《年赣州市数字经济工作要点》等,从加快数字产业集聚发展、做优做强核心产业、培育数字化服务企业、鼓励示范应用场景建设,以及加强人才、金融、土地等关键要素保障等方面,拿出了支持数字经济做优做强的政策措施。
全市以数据中心、5G应用建设为核心,积极推进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数字产业发展的基础支撑能力。截至目前,5G网络建设累计开通5G基站数个,列全省第二,实现市县中心城区、重点工业园区和5A级旅游景区全覆盖。同时,在全省率先完成“全光网”网络转型,光宽带覆盖全部城区和行政村,千兆光纤网络家庭覆盖率达.3%,还率先在省内落地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综合二级节点和纺织服装行业二级节点。
打造发展平台
记者日前在赣州市超跃科技有限公司的数字化智能生产车间看到,机器设备自动运转,智能小车来回穿梭。“通过‘数字上云’赋能,产品生产周期由过去7天缩短至5天,不仅生产效率上去了,产品质量也提高了。”公司副总经理黎育民表示。这是章贡区大力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的一例,该区积极深入实施“上云用数赋智”工程,推动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升级,不断优化技术和工艺流程,加快数字技术在各行业领域深度融合应用,加速形成数字经济放大、叠加、倍增效应。
据悉,赣州积极为产业数字化搭建平台,大力助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目前全市上云企业累计超过家,骏亚精密、富尔特、于都南方万年青3家企业入选工信部企业上云典型案例,数量居全省第一。在第四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江西赛区,赣州入围18个项目,6个项目分别获得区域赛一二三等奖。起步较早的章贡区,已依托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综合二级节点资源优势,成功打造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平台,截至目前平台已入驻企业家,涵盖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化学制品等行业,实现新增标识注册量0万个,标识解析量0.72亿次,累计标识注册量万个,标识解析量4.1亿次。赣州经开区正全力推动赣州现代电子科技城平台建设,“大、中、小循环”路网及配套设施建设加速完善,5G通讯设施、网络信号、网络线路实现全覆盖,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工业标准厂房“梧桐树计划”把一个个山丘土坡变成了整齐划一、设施完善的科技园,让企业实现“拎包入住”。至今,这里已交付使用8个科技园区,入驻项目47个,其中28个项目实现投产、13个项目实现开工装修,一座现代化产业新城正冉冉升起。目前,赣州经开区电子信息产业已汇聚规上工业企业74家,营业收入突破亿元,入列江西省年四星级产业集群。
赣州数字经济产业园获批省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基地,还落地江西首个信息安全产业园,聚集航天科工等企业近家,实现信创计算机“赣州造”,工信部评价赣州信创产业“走在全国地级市第一方阵”。此外,我市已建成全省唯一的区块链技术产业园,上线脐橙链应用,直接拉动上链果品平均每公斤增收2.06元,被工信部评为区块链十大经典案例并写入白皮书;成功入选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综合性试点城市名单,信丰、龙南5G产业园入选全省首批5G产业基地,形成了从基础材料、配套器件、关联芯片到终端设备、平台应用的产业链条。
赋能产业升级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硬脊梁,也是数字经济的主战场。近年来,我市以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为抓手,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以数字赋能为“引擎”,全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全市各地各领域呈现数字助推产业蓬勃发展态势。
数字赋能家具产业,助推产业提档升级。在南康区共享备料中心,记者看到一块块木材在智能机械手臂的控制下,完成选料、切割和拼接等程序。在这里,家具生产像造汽车一样,实现流水线标准化作业。南康运用“5G+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建成并运营家居产业智联网,打造从家具设计、木材采购、备料加工、生产组装、打磨喷涂、物流运输到家具营销、家具消费的全产业链生态系统,并以构建现代家居“一网五中心”为契机,实现由传统生产经营模式向“网络化柔性生产”模式转变,由单个企业信息化向整个产业数字化转变。
数字赋能新兴产业,丰富现代生活体验。一键召唤,无人驾驶车便会缓缓驶来……在赣州蓉江新区滨江公园数创智联北斗定位地图智能驾驶示范项目现场,一辆辆无人驾驶车平稳停下进行人员接驳,随即按照规划线路自动行驶、自动避障,抵达目的地。北斗定位地图智能驾驶示范项目,是数创智联科技集团在赣州蓉江新区倾力发展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为技术支撑的数字产业的生动实践。该项目借助北斗高精度实时定位技术,通过建设北斗实时高精度地基增强网、北斗定位地图、北斗时空位置服务网,带来无人驾驶生活旅游新体验。
数字赋能农业产业,省时省力节支增效。走进上犹县东山镇元鱼村的归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验室,记者看到几名年轻人正在智慧农业系统前观测:每个育秧大棚内都安装了感应器,用来实时采集育秧大棚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各项数据,回传到数字农业系统,从而实现育秧环境的智能感知。“通过这套智慧农业系统,大棚可以实现定时喷灌,营造恒温恒湿的环境。”该公司总经理余茂林介绍,相比传统育秧方式,智能系统可有效节约80%的灌溉用水和50%的药肥,既省时省力,又节支增效、减排降碳。
……
如今在赣州,各地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升级工程,产业数字化融合水平不断提升:孚能科技、国泰特种化工被列为“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章贡高新区、赣州经开区被评为“江西省智能制造基地”,同兴达、澳克泰等33家企业的项目获评省级智能制造项目,好朋友科技、绿萌科技等13家企业的16种产品被列为省级首台套产品,获评项目数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赢家时装、龙南骏亚、瀚蓝工业项目入选全省5G+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十大案例,为全省最多;全市已有10家企业获评省级“5G+工业互联网”示范企业,总数超全省五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