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方式:综合三张地图1.美国陆军工程署陆军制图局在50年代制作的中国地图,采用红蓝双色套印,地名使用中文和韦氏拼音,图制水平较高。
2.使用OpenStreetMap水系地图(红色),对比分析鄱阳湖70年来的变化。3.天地图影像标注,展示地理名称和道路。鄱阳湖坐落在江西省鄱阳县,面积约平方公里,由大小9个湖泊组成。
丰水状态主要集中在6—9月,每年5月开始湖泊面积增加,至9月底开始减小。
因此,对比方式虽不十分精确,但能大致窥见湖泊面积的变化。整体流域面积图显示,湖泊面积与50年代相比发生了一些变化。湖口附近(北湖)的状况,由于两张地图的投影或精度差异,重叠定位可能存在轻微偏差。
然而,大致可以看出湖口附近的面积变化不大。湖口上游地区(北湖)在50年代地图上标注为水域,在天地图上标注为屏峰村。
对于屏峰村的具体情况,资料不够清晰,只查到年村民堆土堤阻湖水、围湖造田的历史。
马鞍村位于马鞍岛,如果有当地居民能提供更详细的屏峰村历史,将是更好的补充。年7月开闸泄洪后,屏峰村村民只能乘船出行。
庐山市附近(北湖)地图右上角标注S22高速,在50年代的地图上是一片水域,如今却不再存在。考虑到地图偏差,中间水域基本可以叠加覆盖。
南湖地区从都昌县以南地图来看,湖泊面积似乎有所增加。而在都昌县以东,水域面积有所减少。最明显的减少发生在最南端,卫星图上展现的土地整齐有序,似乎是围垦的迹象。
总体而言,尽管围垦和拦截湖水的行为减小了鄱阳湖的面积,但主体水域的变化并没有那么剧烈,与钱塘江下游水域的巨变相比(见钱塘江围垦),鄱阳湖的变化相对较小。
鄱阳湖的干涸主要是由于长江流量和季节性降水减少。令人惋惜的是,鄱阳湖周边其他湖泊和河流的减少,使得曾经河流纵横、湖泊星罗棋布的景观大为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