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又绿江南岸,油菜花海如期开。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乌江镇油菜花节开幕仪式,将于年3月6日隆重举行。乌江的油菜花海场地平整规模盛大,一眼望去无边无际,引得四方游客纷至沓来。
我曾经数次呼朋唤友,自驾去乌江观赏油菜花海。去年自驾游乌江参观油菜花海的时候,朋友问了我两个问题。我觉得这两个问题颇有代表性,很多去乌江赏花的朋友都有这样的疑问,就写了这篇文章,解答朋友们的疑问。
去年去乌江赏花的时候,同行的朋友问我:“江西的乌江,是不是西楚霸王项羽自刎的乌江?”
西楚霸王自刎的乌江在安徽境内,跟江西的乌江没有关联。江西的乌江是赣江的一级支流,它发源于江西省吉安市、抚州市、赣州市交界处的雩山山脉。乌江发源于吉安市永丰县境内,流入抚州市乐安县之后,又掉头回流永丰县,从永丰县进入吉水县之后汇入赣江。
北宋哲宗皇帝当朝,宠幸刘贵妃,废了孟皇后。宋哲宗让御史董敦逸审理此案,本意是想杀了孟皇后。董御史深知孟皇后冤枉,据理力争保住了废后孟氏的性命,给废后孟氏留下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董敦逸,字梦授,南宋进士,吉州永丰县云盖乡流坑村人。由于行政区划调整的原因,流坑村现在归抚州市乐安县牛田镇管辖。董敦逸虽然保住了废后孟氏的性命,却因此得罪了宋哲宗,断送了仕途。
南宋建炎二年,东山再起的孟太后驾幸南昌,路过吉州永丰县,当时的流坑村还归永丰县管辖。孟太后在乌江永丰段停下銮驾,对随行人员说:“若非当年永丰董御史秉公剖冤,哀家早已死于非命。哀家今日饮一杯董御史家乡的恩水,以示不忘董御史救命之恩。”
从那以后,乌江永丰段就被改名为恩水、恩江,恩江也成了乌江的通用书名。时至今日,乐安县和吉水县的乡亲们,依然按照惯例把恩江称为乌江,只有永丰县的乡亲称之为恩江。吉水县的乌江镇位于风景如诗如画的乌江两岸,因河而得名曰乌江镇。
乌江镇自古以来就是文章锦绣之地,人杰地灵之乡,代表人物有明朝尚书廖庄和邹元标等人。廖庄,字安止,吉水县乌江镇渔梁村人。廖安止是明朝学霸,在宣德五年金榜题名考中进士。
廖安止以吉安先贤文天祥为偶像,为人为官皆一身正气。廖安止曾任职于大理寺和刑部,最高做到刑部侍郎的职位。廖安止道德文章书法俱佳,手握刑罚大权判案公正廉明,是明朝廉吏典范。廖安止官拜侍郎,逝世之后却无钱下葬。天子闻讯,有感于廖安止的清廉,追封廖安止为尚书,追加谥号曰恭敏。
去年自驾游乌江赏花的时候,我们在乌江公路边上看到邹元标雕像。朋友问我:“打不死的邹元标,煮不烂的花胡椒,说的是不是乌江的邹元标?”
邹元标,字尔瞻,吉水乌江人。邹元标的老师是明朝状元、理学家、教育家、地图学家罗洪先。万历五年,邹元标金榜题名高中进士。邹元标也是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他最得意的学生是明朝状元刘同升。
邹元标初出茅庐的时候,碰到了大明“常务副皇帝”张居正“夺情起复”事件。士子们纷纷抨击张居正,邹元标的批评文章写得最好。张居正一气之下,把邹元标当成典型,打了八十廷杖。邹元标挨了八十廷杖,居然大难不死。
邹元标还不服气,继续抨击张居正,张居正又下令打了邹元标八十廷杖。所有人都认为一百六十廷杖打下去,邹元标必死无疑。邹元标命硬,居然没被打死。从那以后,江西就有了“打不死的邹元标”的俗语。
笔者幼时顽劣,家父经常请我吃“竹条炒肉”。家父揍我的时候,经常伴有台词:“打不死的邹元标,煮不烂的花胡椒。打不死的邹元标,割不尽的韭菜蔸。”
我相信,许许多多的江西小朋友,都有过与我类似的完整童年。乌江是明朝尚书邹元标故里,江西的老乡大多数知道“打不死的邹元标”。没错,乌江的邹元标就是那个江西小朋友熟悉的“打不死的邹元标”。
乌江风景优美,人杰地灵,千亩油菜花海令人如痴如醉。眼下正值春暖花开之际,适合带上心爱的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大美江西,大美庐陵,大美吉水,大美乌江欢迎你来赏花海,品花蜜。
备注:本文部分配图由廖国远先生和胡嘉耀先生拍摄,并且授权给本人使用。图片版权归廖国远先生和胡嘉耀先生所有,我只有使用权。
作者简介:王福星,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吉安市作家协会会员,永丰县新媒体协会会长,从事新媒体文学创作十年,累计发表文章多篇,累计发表多万字,累计获奖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