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的数量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展现,煤石油天然气挖得差不多了,但矿产资源不止这么几种,经过数多年的寻找我国钨矿探测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其数量的庞大不仅让中国震惊,就连欧美国家也想来分一杯羹。
刷新纪录
地大物博的中国只要你有心探讨,在一些地方总能发现令人意外的惊喜。年勘探人员在江西九江的武宁县发现了世界最大的钨矿床,根据当地的地名将其称为大湖塘钨矿。
该钨矿可分为南北两区,目前已探明的钨矿储存量就已达到万吨,除此之外,该地方还有铜,银,锡等其他稀缺性矿产资源,保守估计大湖塘物矿价值千亿。此消息经媒体报道后迅速在社会各界传开,就连与这个钨矿有关联的厦门钨业也在股市引起了旋风。所有人都在为中国丰富的矿产资源而骄傲。
年地质工作者又在江西景德镇发现了新的钨矿,被命名为朱溪钨铜矿,大湖塘钨矿在世界第一的位置上还没做多久又退了下来,经过勘探,这里的钨矿原料达到万吨。
不到10年的时间,就在江西发现了两处大型钨矿,国人的态度也由原来的震惊转向平常,似乎这件事没有什么了不起。然而国际社会就不这么认可了,英国美国法国首当其冲,和中国谈判,试图在其中分一杯羹。
英美法的心思
为什么他们也如此注重钨矿呢?在元素周期表中,这是位于74号的金属元素,硬度和熔点都很高,化学性质也相当稳定,被纳入高熔点稀有金属。早在19世纪德国科学家就发现,只要在武器中加入钨元素不仅能延长武器的寿命,还能改善炸膛的风险。
后来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钨又应用在现代工业和高新技术中,不少国家更是将其列为和稀土同样重要的战略资源,比如英国就把它列进了维持英国经济和生活方式所需材料的供应风险清单。钨很重要,但并不代表各个国家都拥有该资源。所以西方国家开始封存国内的钨矿,从中国获得价格低廉的钨矿或粗加工物产品。有哪些新开发的储备丰富的高质量钨矿,更是成为他们眼中的香饽饽,年钨丝的进口价达到了出口价的7倍。
中国明明才是钨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这方面的定价权却牢牢地被西方人把控,实在是令人遗憾。不少专家也在分析,一旦国际市场的钨产品紧张,中国钨产品供应可能提价时,欧美国家就会把自己储备的钨矿抛向市场并且提价,从而确保自己在该方面的定价权。
提升钨矿的竞争力
之所以存在这样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完善,不少小企业为了利润而去非法开采。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国家也在出台政策,限制这些稀有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出口。
年2月底,国家下达了稀土钨矿开采的指标,表示钨精矿的总量应控制在6.3万吨,这其中包括4.6万吨的主要材质标和1.6万吨的综合利用指标;除此之外还取缔了一大批非法开矿的企业。
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如果过度开采,影响的不仅仅是产品的更新换代和资源的精细化,更多的是国家未来的发展以及在能源方面的竞争力。毕竟这种矿产资源和石油煤炭一样属于不可再生的,如果我们不加约束地开采出口,那么就等于消耗了子孙后代的资源储备。到那时面对矿产资源卡脖子的状况下,我们就无能为力。
不过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钨矿产资源的重要性,过去那种过度开采的状况也有所改变,钨产品的出口价格也逐步回归稳定。随着全球对此类产品需求的提升,未来的市场必然更为广阔。
在这种关键领域和稀缺资源上,一直都由国有企业主导,民营企业只能占据很少一部分,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种,除了民营企业的能力和资金不够之外,更多考虑的是国家的战略资源和综合发展。
仅10年的时间,中国就发现了两处钨矿,现在还有其他矿产资源的发现,但这并不代表着我们会对其全部开采,如果西方国家想着填饱自己的肚子,那么他们的算盘就打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