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哪座城市像赣州一样,三面环水,整个城市被两条江水所环抱,章、贡二江在赣州合流为赣江,赣州之“赣”因此而来。
朝阳里,登临城西北贺兰山,古城郁孤台正沐浴在明丽的阳光下,更显气度不凡。历史记载,大哲学家王阳明曾一度驻守此地。
在赭红色的唐代楼台上,观摩了许多古今名人的题诗留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曾经无数遍地读过这首饱含爱国情思的词,终于亲临此境。仰望辛弃疾雕塑,一代文武双全的爱国志士,昂首挺立,慷慨悲歌,激情飞扬。
从郁孤台到八镜台的这段城墙,是国内保存得最好的宋代古城墙。章、贡两江从城墙下流过,城墙上芳草如茵,古意幽远。漫步在婉蜒三千六百多米的古城墙上,体味赣州的古老,感觉时间渐渐变得缓慢。
古韵犹存的八镜台正好雄踞于龟角尾古城墙上,是欣赏三江合流的最佳处。楼台下的瓮城至今保存完好,登城楼,极目远眺,三江迷茫、船来舟往,风景非同寻常。
离古城墙不远处的灶尔巷,是宋朝六条大街之一。赣州与广东梅县、福建长汀相隔不远,所以95%是客家人。明清以来的赣南客家建筑、徽派建筑、古旧的西洋建筑、各种风格的府第,在这里都可见到。
夕阳下,来到建春门外章江上的古浮桥边。浮桥长约米,已经多岁了,它历尽沧桑,至今还在为民服务,每天定时开启,以便来往商船通行,堪称赣州的骄傲。古浮桥由梭状铁皮捅作墩,多只两头尖尖的小舟作底,用缆绳相联而成。落日余晖里,古桥的轮廓分外清晰,线条分明,古韵十足。站在浮桥中间,望向城墙,正暮色苍茫。
千年古桥上,只见钓鱼翁、骑车姑娘、推车老汉、挑担大妈、放学的孩子、收工的渔贩,来来往往,川流不息,水声、铃声和人声汇合在一起,好一幅流动的市井风情图。也许,不只是成都,我也想在赣州老城的街头走一走。
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