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那些英雄的真面目

治白癜风多少钱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41108/4513569.html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每个中国人的生活都充满了惶恐和不安。武汉封城,各大小乡镇都安排站点,或不让进出,或严格检查。原本热闹的城市,一夜间变成了空城,很多人都在感叹:年太难了,要是能按下重启键该多好!虽然很难,但总有人挺身而出,总有人甘冒生命危险,为人民,为国家,奉献自己。这些彼时的平凡人,此时是我们的英雄。1、与病毒搏斗的白衣天使们疫情发生,最危险的莫过于医护人员。他们可能也害怕,可能也有想过退缩,但很多医护人员说:“既然我穿上了这身白大褂,我就要对得起它。”我想这大概就是使命感吧!17年前,他站在“非典”的最前线,17年后,他又一次挺身而出,站在“新冠肺炎”的最前线。他说:“没事不要去武汉。”自己去毅然决然的坐上了去武汉的列车。84岁钟南山院士,当国家需要时,他临危受命,义无反顾。73岁的李兰娟院士,在此次疫情期间,她建议武汉封城,并且得到有效实施,最大可能的控制了病情的蔓延。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却依然坚守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全民抗“疫”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是从医院打响的。他洞察幽微,为确定病源赢得了先手。他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除了医生,还有护士。医生抗击病毒,救治病患:护士看护病人,鼓舞患者。不久前,一张图片络上广物流传。照片中的她眉头紧蹙,双目凝视,睫毛上挂着汗珠,蒸发的汗水已经在防护面罩上凝结了一层细密的水雾,里面的衣服也全被汗水打湿。她也因此被网友称为“最美面罩姐姐”。她就是喻银燕。她说:“每多一个医护人员,患者就多一份支持、多一份希望。”朱海秀,医院支援武汉战“疫”中年龄最小的逆行者,年仅22岁。她瞒着父母,义无反顾的驰援武汉。在央视的采访中,记者希望她向父母报个平安,她说:“我不想哭,哭花了护目镜就不能做事了,对不起……”……白求恩说过:“我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够多做贡献。”对于所有的白衣天使来说,这应该也是他们的希望。选择了这个职业,就选择了奉献。2、默默无私奉献的普通人们患者的逝世让我们深感无奈和恐慌,而那些在战“疫”中牺牲的人们更让我们痛惜。河南民警樊树锋大年初一就开始执行战“疫”命令,连吃完一碗饺子的时间都没有。连续17天,他坚守岗位,他所管辖的区域内无一人感染,而他自己却不幸离世了。妻子把他的眼角膜和三个器官捐献了,希望受他捐赠的人可以替他看一眼春天。而在他的朋友圈还留下了一句话:“今生无悔披战甲,来世还要做警察。”这个人民英雄用他的生命守护他的人民,他不后悔,因为,他是警察。当然,一场如此浩大的劫难,能够控制住,靠的不仅仅是一两个人,一不仅仅是一群人,而是整个国家的所有人。兰州50岁的摩托车手张卫星,人称“摆渡人”。从疫情发生后,他免费接送一线医护人员上下班。每日接送10余名医护人员,行驶里程至少公里。他说:“能帮多少是多少,坚持到疫情胜利的那天。”刘卫东,一名深圳罗湖区东湖街道的环卫工人。疫情发生后,他每天上下班穿着厚重不透气的防护服,进行艰难的清理工作。他每天工作的第一步就是消毒——垃圾箱的把手、清运车升降板的按钮等等,每一个细节都不可忽略。而仅仅一个小区,每天产生的垃圾就多达10吨,可想而知,他的工作量有多大。但他毫无怨言。孙国飞,一名食行生鲜的配送司机。疫情发生后,订单数量急剧上升,但人手却又十分紧缺,孙国飞的工作量是平常的3倍。除了负责自己日常的那条线,还要承担其他未到岗同事的线路。每天凌晨4点开始送货,忙到夜里8点左右,常常是三餐也顾不上吃一口。他说:“我做的是本分,大伙儿吃上口新鲜的才要紧!吃好了,身体不容易生病。”多么朴实的话语,但给人多么大的感动!……就是这些在抗战疫情中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他们做着自己口中的“小事”,给人们带来了那么多的感动和鼓舞。就是因为有这些人的付出,我们的生活才能得以持续。3、爱心无限的捐赠者们疫情发生以来,各行各业的人们纷纷捐献爱心。企业和知名人士更是捐钱、捐物资,所有可能需要的仪器设备都准备齐全。为抗击疫情做好万全准备。但也有很多普通的小老百姓,他们省吃俭用,甚至拿出自己仅有的积蓄,为人民做贡献。陈训杨是江西宜春高安市大城镇洲上村村民,同时也是一名新中国成立前就入伍的老兵。疫情发生后,他一直在默默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626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