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不做国家中心城市,要做江西经济

国家中心城市是我国城镇化体系中等级最好的城市,它既是国家对于一个城市的认可和定位,同时也是一份责任和担当,国家中心城市不仅自己要发展好,还要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承担着分工和引领作用,能够带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发展!而最近有一个省会城市就因为“国家中心城市”而名声大噪,被人们议论纷纷!这个城市就是江西省的省会城市南昌,因为规划了一个南昌都市圈,因此被一些文章称为冲刺国家中心城市,感觉有些不可思议!说南昌冲刺国家中心城市,到底是捧杀南昌还是因为它有这个实力和自信心呢?南昌是中部省份江西的省会城市,面积约平方公里,18年常住人口万,城区人口约万;18年GDP亿元,全国城市GDP排名第41位。以南昌这个经济实力和城市规模说冲刺国家中心城市,不管别人怎么想的,反正我是不信的!不说别的,就拿隔壁省的省会城市来比较一下,湖南省会城市长沙,18年常住人口多万,18年GDP达到1.1万亿,不管是经济实力还是城市规模,都远超南昌市;再看看区域影响力,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程度已经相当高了,而南昌的昌九一体化依旧停留在规划层面,可以看出南昌的区域影响力也远不如长沙;且长沙的区位优势也不比南昌差。而长沙多次申请国家中心城市均以失败而告终,综合实力远不如长沙的南昌拿什么冲刺国家中心城市?所谓的“南昌冲刺国家中心城市”,可以说是捧杀或者一个噱头而已,根本不现实!既然南昌做不了国家中心城市,那么不如脚踏实地,做好江西的领头羊,引领全省经济发展!而不管江西省还是南昌市,要想发展都离不开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那就是做大做强省会城市。从国家最近两年的各项政策可以看出,大城市化是未来的大趋势,一个省份没有一个实力强大的核心城市,在争取国家政策资源方面是非常吃亏的,所以南昌、江西要发展,就绕不过做大做强省会城市这条路。而南昌要想做大做强,首先绕不开区划调整这道门门坎。南昌目前面积和人口规模都不是很大,有扩充的空间存在,鉴于南昌目前的市域空间,可以将宜春的丰城市、高安市以及抚州的东乡县划归南昌市代管。这样南昌的GDP将由目前的亿增至亿,而人口也会提升到多万,城市规模和发展空间都会随之扩大;而且,南昌扩容后就和吉安、新余两市毗邻,可以扩大南昌的区域影响力和辐射力,有利于全省协调发展。当然,扩容只是提升南昌首位度的一个方面,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才是关键的。18年南昌的三产比是3.6:50:46.4,可以看出工业比重还是挺高的;但是南昌目前的工业还是以钢铁等重工业为主,轻工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占比并不高,需要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将传统制造业向周边抚州、吉安等城市转移,南昌需要的高附加值的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通过产业转移既可以促进自身转型升级,又能增强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引领作用,是未来的必经之路。在高新技术产业布局上,其实南昌也是有所作为的,当贵阳、西安、成都等省会城市抢占大数据产业时,南昌也布局了VR产业;但可惜VR产业目前受技术瓶颈的限制,难以有大的作为,只能作为前瞻产业进行培育了。目前5G刚刚出来,而5G打开即将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金钥匙,所以南昌应该围绕5G进行布局,加强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做大做强自身实力,为成为江西经济发动机打下坚实基础。而南昌要想成为省域经济中心城市和发动机,除了上面的区划调整和产业布局以外,还需要加强区域协调发展。为了加强区域经济协调能力,引领全省各市经济发展,南昌需要建设两条经济带。这第一条就是京九高铁经济带,将沿线的九江、南昌、吉安、赣州等重要城市串联了起来;第二条经济带就是沪昆高铁经济带,沿线主要城市有上饶、鹰潭、抚州、南昌、新余、宜昌和萍乡。两条经济带串联起江西的10个地级市(除景德镇外全部入列),而南昌正好居中进行协调,加强沿线城市的分工和协调,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通,形成资源优势互补,从而带动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使南昌成为江西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发动机!引领全省经济发展,比国家中心城市来得更为实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762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